
《美国纽约摄影学院 摄影教材》笔记
第一课 摄影家的眼力
照片追求的三条基本原则:
一幅好照片必须有一个鲜明的主题(或主体)。或是一个人、一个地方、一个物体、一个故事,必须明确毫不含糊,使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。
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物体。
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,只包含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主题的元素,而排除或者压缩那些会分散注意力的元素。
第八课 培养你的眼力(构图)
三分构图法
将画面分为三等分,将主体放在其中一条线上。它给人一种愉快的平衡感和无拘束的宽松感。正中央的构图会使画面显得呆板和缺乏生气。
若没有充分的理由,尽量要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三分处。
物体大小突出重点
可以使主体尺寸比周围东西大一些。通常通过离得更近、长焦实现。
画框
当被摄物体由于相对较小而无法主导画面时(或者距离较远而又想表现出距离感),可以使用画框吸引注意力。
画框的定义不局限于形状、物体。例如四周的虚焦也可以构成画框。
光
通过明暗对比来突出主体。
汇聚线条
通过线条的汇聚来引导视线。注意与画框的区别,画框往往与画面边缘平行,而汇聚线条则是从画面四周向主体汇聚。常见的汇聚线条有道路、河流、栏杆、房屋、楼梯等。
焦点
通过光圈、聚焦来突出主体。
重复
通过重复的元素来构造韵律感。
动作
通过主体移动,摇动相机表现动感,让周围的元素模糊。
常见错误
- 取景太近,切割掉了主体的一部分(尤其是人物的肢体)。
- 背景杂乱,分散了注意力。小心离主体近、色调相似或颜色鲜艳的物体。
- 前景畸变,使主体显得奇怪。
- 未曝光区域。例如不必要的黑边、遮挡主体的白色区域等。
第九课 自然光
光有不同的形态,如正午灿烂阳光下的灼热光,多云天气里天鹅绒般柔软的光,透过树叶间隙的闪烁斑驳的日光,部分灿烂耀眼、部分被云遮档的阳光,雨天迷雾般昏暗的光,以及富有戏剧性的阴森神秘的月光。
光的基本特性有三个:明暗度、方向和颜色。
方向
考虑一个光源时,光的方向大致分为四种:正面光、45度侧面光、90度侧面光和逆光。
正面光
正面光是被摄对象没有一点阴影。展现出一个几乎没有色调和层次的影像。他制造出一种平面的二维感觉,因此通常称为平光。
它可以是低位的,如日出和日落时的光线,也可以是高位的,如正午的光线。
45度侧面光
出现在上午和下午的光线,它被许多人认为是最佳光线类型。它的角度使得物体的一侧被照亮,另一侧被阴影遮挡。这种光线丰富了物体的影调与深度,表现出立体的效果,表面的纹理和细节也更加清晰。
90度侧面光
这种光线是在日落和日出时出现的。它的角度使得物体的一侧被照亮,另一侧被阴影遮挡。
它用于强调光明与黑暗之间的戏剧性对比。由于将表面每个微小质地凸显出来,常称为结构光。
它适合拍摄坚毅、坚定、坚强的主题,不适合拍摄柔和的对象。
逆光
逆光是指光线从摄影者背后照射到被摄物体上。这种光线使得物体的轮廓清晰,但正面的细节会缺失,造成剪影效果。
室外人像光线
室外使用何种光线?
1. 漫射日光
不要处于被直射(尤其是正面光),应处于温和的漫射日光中。可以通过阴云天气(或多云,阳光被云遮挡)、树下(小心光斑)来实现。
2. 45度侧面光
让被摄对象转动脸部,使光线从45度侧面照射。从而避免眯眼。
但另一侧可能会有阴影,可以使用反光板或者闪光灯来补光。
旅行摄影
一个首要的准则:一幅照片一个主题。不必完全回避常规、陈旧的题材,可以更深入地观察当地人的表现,寻找新的视角,从细节出发。
人物照片:往往远离自己或偏远地方的人会使你感兴趣。你可以站在某些繁忙的街口,观察本地人的喜怒哀乐,用长焦镜头记录下来。尤其是孩子们,在镜头前通常非常自然。
避开人群:旅游景点通常游客众多,有几种可行的方法:一是更早或更晚的时间,二是使用长曝光时间,使人群模糊,三是使用前景遮挡人群。
从拂晓到黄昏拍摄旅行照片
拂晓
拂晓时分,游人稀少,看看当地人的清晨活动。拂晓的天空往往有夺目的橘红色,使所有景致头增添戏剧性。可以拍摄太阳升起,光芒四射,喷薄欲出。
黎明
太阳升起后的几分钟,光芒微微红色,可能会有薄雾弥漫。
清晨
太阳明亮,光芒逐渐变黄,但依然位于低空,光线柔和,常能找到45度侧面光,与长长的影子。
正午
太阳高悬,光线直射,光线强烈,适合拍摄建筑、雕塑等。
日落
与黎明类似。
如果想要拍摄太阳,最低使用200mm以上的焦距。
日落后的弱光
此时是拍摄住宅和建筑的好时机,因为建筑物的灯光已经亮起,但天空还有一些余晖,能够捕捉一些室外细节。
照片筛选
窍门是残酷的筛选。其中特别注意的是一些照片雷同,技术不错但没什么意思。找到其中最好的一张,删除其他的。
例子
9.32 与被摄者、太阳形成大概135度的角度,形成轮廓光,照亮头发与胡须;同时在被摄者正后方设定要给黑墙,突出了被照亮的轮廓、头发与胡须。
第十课 现场光
现场光指场景中已存在的光,不使用泛光灯、闪光灯等。
现场光的好处:
富有真实感和情调。
摄影者不用携带额外的照明设备。
被摄对象容易放松。
摄影技巧
在弱光下拍摄时,通常不能把所有的色调都保留在照片中,因此要选择一个主色调。通常是牺牲掉阴影部分。
人造光
聚光灯、柔光灯、反光伞的集中度依次递减,高光区亮度逐渐减弱,阴影区亮度逐渐增强,轮廓逐渐变得模糊。
基本布光过程
家庭/室内摄影布光。
放置主灯
通常把泛光灯作为主灯,与主题成45度角,比相机稍高。它能够制造出很强的高光和深色阴影,用于模拟太阳。
放置辅助灯
辅助灯的作用是为主灯的阴影区域提供一些光线,使之不那么黑暗,使阴影的细节突出处理。功率要小于主灯(或距离主体更远),通常可以以1/3功率开始尝试,进行调整。放置在镜头旁。
当同时使用主灯和辅助灯时,阴影会比只是用主灯更柔和。
放置背景灯
背景灯用于照亮背景,使之与主体分离。通常放在主体后方,且照向背景。这个灯可以是泛光灯或聚光灯,照射位置也因人而异。
练习
欲使阴影柔和,可用较宽的灯源,如泛光灯反光罩,泛光灯泡,反光伞;欲想要生硬的阴影,可用较窄的光线,如聚光灯反光罩,定向闪光灯。
反光板:反光板要尽量光滑。
羽化光线:可用主灯的灯具边缘,将背景的明暗分隔开。
液体:想要展示液体的透明度,就要使光从酒杯后面照射过来,穿过液体投向相机。
可以把灯照射背景,使背景处于强光区,酒杯处于阴影中。不能直接照射酒杯,避免刺眼反光;也不能从背景方向打光,将光源暴露在镜头内。
照明反差
高光与阴影之间的反差是由主灯和副灯的相对亮度决定的。
第十二课 频闪灯
人像闪光灯
机位闪光。
产生杂乱刺眼的阴影,光线生硬,效果扁平。
非机位闪光。
将一个主灯放在45度位置,可以将主体的阴影投射到看不到的背景区域;脸上出现立体感。但阴影太暗,高光过亮。
主光+辅光
上章已经讲过。除了辅光灯,还可以用反光板。
反光伞和反射灯光
使用反射灯光增大照射范围,模糊阴影。
频闪灯常见错误
- 背景阴影与红眼
- 将被摄物体远离背景。
- 用反射灯光,改变灯光朝向,使阴影在画面外,或使阴影柔和。
- 深眼窝阴影
- 若光源太靠上垂直(包括从天花板反射),眼窝会出现深阴影。需要将光源原理。
- 恐怖灯光
- 不要从低角度照明
- 反射表面的炫光
- 若眼镜反光,向上抬一下眼镜腿,改变反射角度。
第十三课 完美的照片
完美的照片要有一个好的影像,被摄对象很有趣或者很美。这取决于个人品味,即被摄对象吸引“你”。
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:
- 考虑被摄对象。对象清楚么?对象对于观看照片的人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吗?在一些难得的情况下,你有没有将被摄对象的个性升华到共性一面?如将我的母亲升华到母性。
- 是否将注意力集中在被摄对象上?我的拍摄对象突出么?明显处于视觉中心吗?
一个完美的照片还有一些必备的因素:
- 对焦明显,清晰
- 画面稳定
- 曝光正确
- 照明,对象从背景中突出
- 清洁,不应该有瑕疵污渍
第十五课 人像摄影基本布光法
这一课学习头肩半身像时脸部布光的基本技巧。
摄影技巧容易掌握,难掌握的是人像心理学。真正的人像必须描绘出被摄者内在性格和特点。
相机高度
相机正常位置是与被摄者眼睛齐平。
若相机太高,可以表现出比较忧郁的神情,因为脸朝下暗示一种压抑的情绪。且往往是鼻子性的过长。
相机太低,被摄者往往显得傲慢。往往会使鼻子显得过短。
主灯
主灯基本与被摄者方向呈45度角。放在与模特的头所转方向相反的一侧。
放置主灯后会有两块有光影的区域。
在远离灯的一侧,脸上产生一块三角形的亮光区。调整主灯位置的高低,使三角形的上方,始于眼睛部位。止于与鼻子下面平行的位置。
鼻子下方阴影从鼻子底下一直延伸到嘴唇外边缘。当主灯放置正确时,阴影会斜着从鼻子底下延伸到双唇外边缘。
但有时这两个区域没法同时达到完美。那么就要判断这两个部位哪个是主要(更好看)的,哪个是次要(差一些)的。
辅助灯
辅助灯的作用是为主灯的阴影区域提供一些光线,使之不那么黑暗;且有助于增加眼神光。
拍摄黑白人像的光比大概3:1或4:1。
使用辅助灯边缘进行照明,可以使其羽化,即产生一种柔和的光。
背景灯
背景灯用于照亮背景,使之与主体分离。
通常,较浅的背景影调可能是与表现女子和浪漫情调;较暗的影调更属于表现男子和富有戏剧性的情节。但这并不绝对,比如被摄者是浅色头发,那么深色背景会让头发明显分辨出来。
发灯
发灯的作用是表现头发的质感、细节和头发的高光部分。
发灯是聚光灯,对准头部上方发际线稍靠后的地方。若有分缝的话,应该对准头发的分缝。若没有对准头顶。
造型灯
造型灯的作用是为了使被摄者的轮廓更加清晰。
反光伞
反光伞的作用是扩大光源,使光线更加柔和。可以拍摄室内移动的人物。
- 标题: 《美国纽约摄影学院 摄影教材》笔记
- 作者: Gregory
- 创建于 : 2024-12-03 00:00:00
- 更新于 : 2025-01-03 09:53:52
- 链接: https://gregoryli.top/2024/12/03/20241123_reading_NewYorkInstituteOfPhotography/
- 版权声明: 版权所有 © Gregory,禁止转载。